臺灣的春節猶如傳統中國春節縮影,而回娘家這個習俗兩岸都有,但是因為地域大小與特殊地情文化的關係,臺灣的回娘家習俗有很大的部分和大陸不同,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兩岸回娘家的習俗差異吧。
【兩岸回娘家的習俗不一樣】
在傳統民俗中農曆新年的大年初二是嫁出去的姑娘回娘家的日子,雖然這個習俗兩岸都有,但是仍然有一些因為地域而產生的差異,在臺灣“回娘家”又稱“歸寧”,而臺灣社會傳承了民國之前的回娘家習俗,而這種回娘家習俗也是傳統父系社會時代的產物,因為古人認為女兒嫁出去後身份就已經改變了,是夫家的人而不是娘家的人,也因為這個習俗的關係,自然就衍生出很多的習俗與禁忌,我們就先來看和臺灣回娘家的習俗與禁忌吧。
一、回娘家只可以吃一餐不可以吃兩餐
在臺灣傳統習俗中正月初二是「女婿日」,在這一天女婿會和老婆回娘娘家,一般回娘娘家是中午之前一定要到,然後吃完午飯後休息到晚餐用餐前離開。為什麼在晚餐前離開娘家呢?
臺灣傳統的習俗認為嫁出去的女兒,過年的時候不可以在娘家吃兩餐飯,因為嫁出去的女兒就是屬於男方的人,傳統習俗認為過年嫁出去的女兒在娘家連吃兩餐的話,娘家會被吃垮。而這個習俗目前在大陸應該是沒有(因為大陸太大了,回了娘家吃一餐馬上走不符合經濟效益)。
二、伴手禮或是禮金必須雙數
臺灣女婿陪同女兒回娘家都會帶伴手禮,攜帶的禮物或禮金要雙數,單數代表不吉利,會讓今年的家運不好(雙數代表成雙成對,也代表了岳父岳母雙雙對對長命百歲),這個習俗在大陸南方某些省份還有。
三、女婿與女兒共同祭拜娘家的祖先
在臺灣某些比較傳統的閩南家族會在這一天再次祭祖,但是這次的祭祖主要是由女婿與女兒祭拜,而女婿也要感謝女方的祖先給他一個這麼好的老婆,這個習俗在大陸某些省份還存在。
四、新婚未孕的女兒回來岳母要送兩隻雞
女兒第1次帶外孫子女回娘家時,娘家必須送上雞腿或用紅絨線系古錢掛在外孫的脖子上,這個習俗稱為「結彩帶」,當然這些習俗流傳到今天多被包紅包所取代,如果新婚未滿1年的女兒回娘家岳母則需準備兩隻母雞送給女兒及女婿,祝福兩人早生貴子(因為雞會下蛋,代表破蛋生子),應該是臺灣特有習俗。
為什麼回娘家通常都在初二呢?在傳統文化中認為祖先也會在除夕時回到子孫的家裡接受子孫的供奉後,而這些喜愛子孫的祖先都在初一(或初二)早上離開,而女婿雖然是半子,但是畢竟是外人,再加上女兒嫁出去也是外人,團圓有外人就是對祖先不敬(舊社會的迷信思想),導致了回娘家的一系列禁忌。
當然在臺灣的傳統民俗中除了除夕、初一不可以回娘家外,初四及初五也不行,如果來不及回娘家怎麼辦呢?習俗是通人性的,可以在農曆2/2補回娘家。
文章來源: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你好臺灣網
留言列表